在PPP被市場普遍“唱衰”的背景下,財政部公布了第四批PPP示范項目。然而和前三批相比,第四批示范項目的數量和投資額都呈現下降趨勢,其中投資額同比下降35.2%。
從第四批項目看,監管層對PPP從“起飛階段”轉向“平飛階段”的路徑逐漸清晰。更為重要的是,396個第四批示范項目中大部分已經完成了招標和采購工作,根據大岳咨詢大數據的統計,其中的189個項目(投資額3895.2億元)已經全部落實了社會資本,206個項目(投資額3683.6億元)中的部分也落實了社會資本,處于初期準備階段的項目只有一個(投資額為15.8億元)。
這也意味著7588億元的投資額中其實大部分已經完成,為市場帶來的新機會并不大,特別是對于今年萬億元的基建投資來說,第四批示范項目帶來的市場機會幾乎猶如“杯水車薪”。
多位PPP人士認為,第四批PPP示范項目出爐,更多是為市場注入信心,同時釋放出決策層對PPP將堅持走下去的決心。
“決戰”入庫
比起財政部第四批示范項目的公布,地方政府對入庫項目的關心程度更高。根據財金〔2015〕166號文件規定,“未納入綜合信息平臺項目庫的項目,不得列入各地PPP項目目錄,原則上不得通過財政預算安排支出責任”。
這也就是說,地方政府申報的PPP項目只有進入財政部的項目庫,才能納入政府中期預算,金融機構也才會為其貸款。
3月31日是項目入庫的最后時間,目前地方政府和PPP咨詢公司正在為項目入庫做最后的決戰準備。
“當然并不是所有項目都在做入庫準備,主要還是前一段時間被財政部叫停的項目,現在需要整改符合入庫要求的可以爭取在3月31日完成入庫工作,當然也有項目停工的,這個后續需要想新的辦法?!北本┐笤雷稍冇邢薰究偨浝斫鹩老楸硎?。
值得注意的是,財政部對PPP項目的入庫和出庫都采取動態觀察?!胺蠘藴实目梢匀霂?,違規的會被清理,這是一個以周為動態的監測過程?!苯鹩老檎f。
全國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庫的公開信息顯示,2018年1月27日~2月2日期間,管理庫新入庫項目34個,涉及投資額792億元,退出項目5個,涉及投資額212億元,管理庫項目凈增加29個,涉及投資額580億元。
在此之前的一周,即1月22日~1月26日期間,管理庫新入庫項目456個,涉及投資額6072億元,退出項目154個,涉及投資額1808億元,管理庫項目凈增加302個,涉及投資額4264億元。截止到1月26日,管理庫內PPP項目的投資額合計為10.15萬億元。
《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到,以周單位對入庫和出庫項目做動態監測從去年11月份開始,屆時,財政部啟動了對總投資超17萬億元的萬余個PPP入庫存量項目的集中清理,清退不合規項目,并要求2018年3月底前完成,目前各地正在集中清理中。
在第四批項目公布之際,上述清理工作仍在進行?!白铍y的是應該已經立項但未來能夠入庫還不清楚的項目,這些項目有的已經開工建設了,如果停止造成的損失將會很大?!?月8日,北京一位PPP從業人士告訴記者。
中國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政府與公共咨詢事業部咨詢總監周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結合前期出臺的財辦金〔2017〕92號文“嚴格新項目入庫標準”“集中清理已入庫項目”的要求,可以明顯看出財政部對PPP項目的要求更加嚴格、規范。
“在當前沒有其他有效投資途徑的情況下,沒入庫的項目如果不能轉為政府直接投資項目實施,還是要盡快按照要求辦理入庫?!敝軅娬{。
融資探索
對比第三批示范項目申報評選情況,第四批申報數量增加52個,入選項目數量減少120個,規模的縮減也說明監管層對PPP的要求也更加嚴格。對地方政府來說,曾經作為主要融資工具的PPP,強監管后其融資之路該何去何從?
據了解,目前地方政府進行城鎮化融資的主要途徑有三種:一是發行地方政府債券,市縣級政府由省級政府統一代發。二是采取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的PPP模式。三是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模式,工程項目僅限棚戶區改造及異地扶貧搬遷兩類。
相比PPP在2017年實現17萬億元的投資額,上述其他兩種方式的融資遠低于PPP的規模。
財政部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地方發行地方政府債券4.36萬億元,比2016年減少1.69萬億元。
在棚戶區改造方面,住建部統計顯示,2018年改造各類棚戶區580萬套,其帶動的市場投資預計達上萬億元,但資金來源被認為是棚戶區改造的一大難題。
2月8日,市場有消息稱,財政部和住建部共同起草的地方政府棚戶區改造專項債券管理辦法,目前正在征求地方意見?!安贿^,因為專項債額度需要控制在財政部年度新增限額內,2017年專項債新增限額僅8000億元,所以棚戶區專項債的作用也估計比較小?!苯鹩老檎f。
在此背景下,BT(建設-移交)模式再次被市場重提。
過去幾年,雖然沒有相關文件明令禁止采用BT模式,但從財政部、發改委、銀監會等部委的文件看,其政策明確不鼓勵采用這種模式。
2012年,財政部、國家發改委、人民銀行、銀監會四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制止地方政府違法違規融資行為的通知》明確規定“除法律和國務院另有規定外,地方各級政府及所屬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不得以委托單位建設并承擔逐年回購(BT)責任等方式舉借政府性債務” 。
周偉認為,對地方政府而言,重啟BT模式存在較大政策風險。“ BT模式會導致短期政府債務大幅增加,在當前政府集中精力清理存量債務、遏制隱性債務風險的背景下,重啟BT模式也顯得不合時宜?!?
他分析,在當前環境下,PPP模式仍然是短期內政府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公共服務的最有效手段。
“國家對PPP模式的嚴格管理,不意味著國家開始限制采用PPP模式,而是加強對PPP模式合規性的要求,以促進PPP模式更加健康、穩定的發展,對符合政策要求的PPP項目,如存量項目、有經營性現金流的項目,只要嚴格按照規范操作,依然有很大的實施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