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市場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近期財政部、發改委和國資委等部門相繼發布有關業務通知,以進一步規范PPP市場發展。
財政部網站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全國已進入開發階段的PPP項目達6778個,總投資約10.1萬億元;已落地項目2388個,投資額約4.1萬億元。摩根士丹利資料顯示,今年三季度PPP項目落地速度明顯加快。
三部委規范核心:規范項目運營、鼓勵民間投資、嚴控央企風險
隨著PPP項目的不斷增長,財政部、國家發改委以及國資委等近期相繼出爐關于規范PPP項目的新規。
11月16日,財政部《關于規范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庫管理的通知》中提到,2018年3月31日為各省級財政部門清理PPP項目的時間點。
12月1日,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對通知進行解釋中指出,通知旨在糾正當前PPP項目實施過程中出現的走偏、變異問題,進一步提高入庫項目質量和信息公開有效性,更好地接受社會監督。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進一步對通知出爐的背景、舉措、績效管理、融資管理規范等進行進一步的解釋,主要內容如下。
在財政部發布規范PPP通知后,國家發改委和國資委也陸續發布有關PPP方面的政策。
11月3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鼓勵民間資本參與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的指導意見》出爐,鼓勵民間資本規范有序參與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促進PPP模式更好發展,提高公共產品供給效率,加快補短板建設,充分發揮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增強經濟內生增長動力。
11月17日,國資委印發《關于加強中央企業PPP業務風險管控的通知》,對央企PPP業務規模從嚴設定上限,以防止杠桿率過高,并明確提出對PPP業務重大決策實施終身責任追究制度。
監管政策趨嚴上市公司參與PPP項目有何影響?
上市在參與PPP項目的過程中,主要承擔兩類角色:1、社會資本;2、承包商(或包銷商)角色。
華夏幸福就是參與PPP項目中社會資本的典型案例,但從12月6日公司公告最新中標情況,對照今年新規發布前中標項目來看,并沒有出現大的改變。
在財政部新發的通知中,關于融資項目管理的第三個要點要求社會資本的股份不能由第三方代持,遏制當前部分社會資本中選后自行指定其關聯企業、子公司、基金等第三方代為履行出資義務,以及部分聯合體參與方只承攬項目施工或設計任務、不實際出資入股等不規范操作現象。
受此影響,部分上市公司旗下子公司公告中標社會資本方的項目可能迎來新變數。
以美尚生態為例,11月9日,公司公告全資子公司重慶金點園林有限公司于近期收到磴口縣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發來的《中標通知書》,通知書確認金點園林與重慶黃金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組成的聯合體為“選聘磴口縣黃河風情特色小鎮PPP項目社會資本方”的中標人,該項目投資規模預計為6億元。后續重慶金點園林有限公司在該PPP項目上的運營情況是否會和母公司間產生聯系,就會受到進一步的規范。
從上市公司作為承包商的角度看,財政部新發通知當中,進一步強調了政府部門在參與PPP項目當中的責任,防止將財政支出責任集中前移,使社會資本快速回收大部分投資從而實現早期退出,以增強相關參與方的信心。
截至6日收盤,涉足PPP題材的上市公司當中,又有29家發布了有關PPP業務的動態,值得投資者關注。
廣發證券預計今明兩年為PPP項目加速落地、需求加速釋放的一年,龍頭公司憑借資金實力、技術優勢和綜合解決能力等優勢,將享受比行業增速更快的訂單增長,且市占率將不斷提升。與此同時,今年以來發改委、財政部推出多項政策支持PPP項目前端投融資與退出機制,且不斷規范央企拿單和推動民營企業參與程度,PPP可持續發展及項目落地進度的進一步提速可期。
需要指出的是,政策的改變利好上市公司參與PPP項目的同時,不同地區的政府和銀行機構對PPP項目的態度差別較大,投資者需要警惕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