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PPP清庫一事引發了多方關注,甚至在媒體的渲染下搞得人心惶惶。從各方反應來看,大家擔心的不外乎政策導向、經濟走勢以及市場前景,而惶恐則是因為沒有搞清這件事背后的邏輯。
在山少爺看來,PPP清庫是好現象,對環保產業釋放了3個積極信號:1、PPP將得到進一步優化。2、未來環保形勢依舊緊迫。3、環保中小民營企業迎來利好。
PPP模式最早源于上世紀80-90年代的歐洲,主要應用在公共基礎設施領域,尤其是一次性的大型項目,如道路、醫院、監獄、國防、學校等。這些基礎設施領域僅靠政府投資都難以滿足長期穩定發展的需要。
所以,PPP出現的意義在于緩減政府財政壓力,加速基礎服務設施建設,以最少的資源實現最多的產品或服務,實現社會綜合效益最大化。
國際上PPP發展歷程大多要經歷從初始制定框架、到立法規范優化、再到最終完善三個階段。
這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其中會遇到各方面的問題。如在早期管控不到位的情況下,過度追求利潤,經常導致公共產品價格偏高,難以保證公益性。又如在高增長的GDP指標下,各地政府通過各類融資渠道大干快上,不少項目通過PPP模式上馬,回報機制中外表是政府付費的馬夾,脫掉馬夾則是固定回報、明股實債、拉長版的BT等各種違規的PPP項目,如果缺乏監管則會埋下巨大的債務危機。
我國PPP的大規模發展從2014年才正式開始,目前正處在第一階段向第二階段的提升期,也是問題高發期和調控密集期。所以,本次大面積清庫并不意外,這反而是PPP規范化的體現。
本次PPP清庫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其目的一是規范PPP項目運營,二是防范地方財政債務危機。
這兩年PPP一路狂飆,項目數量和投資額呈現爆發式增長,隱性債務與之俱增,防范PPP領域潛在風險成為近兩年國家關注的焦點。PPP火爆甚至一度泛濫是造成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杠桿率抬高的一大原因。
十九大以來,國家提出了經濟“高質量”增長的要求,開始結構化去杠桿調控,著手化解地方債務危機,特別是要把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的杠桿盡快降下來,強調中央絕不對地方債兜底,并要求金融機構打消政府會兜底的“幻覺”。
這一系列措施的大方向是將經濟增長調整到“高質量”的軌道上來,而環保是實現這一轉變的重要載體,兩者是一點兩面的關系,目的都是實現經濟的“高質量”增長。這就側面說明了未來環保的形勢依舊很緊迫。
PPP清庫對環保行業的整體業態和中小企業絕對是好事。
我國PPP快速發展過程中面臨國企參與度過高的問題,一方面國企本身自帶風險,另一方面國企央企受體制影響,天然存在決策、實施效率問題。調查顯示,環保類PPP項目中,國有企業占比達72%,民營企業僅占28%。
環保市場看好以來,“野蠻人”競相搶占環保市場高地,PPP成為各路豪強掘金的不二法門。有些社會資本甚至只用3%-5%的資本金,就能撬動一個PPP項目。
然而,很多環保PPP項目的中標企業都是建筑施工類企業,而非專業化環保企業。國家一心投入資金治理環境,請來的卻是赤腳醫生?,F在專業化環保公司參與不了環境治理項目的問題非常突出,很多項目都被大型國企、建筑企業中標了,而不是由專業的公司來干專業的活,環保企業只能打打工。這對整個環保產業以及許多“小而美”企業來說是不利的。
PPP大行其道之下,資本成為了行業的龍頭,而不是專業企業。一年下來,由各路資本主導的PPP項目占據了大部分市場,真正的行業者卻處境艱難。這對產業發展而言不是好事,所以,當下的PPP項目清理措施十分必要。就市場而言,大量的PPP項目被清理意味著更多的EPC項目將走進市場,這對行業來說是好事。
值得一提的是財政部的23號文,與以往財政部的文件發送給地方政府不同的是,23號文是發送給各級金融機構的,告訴金融機構不要去和地方政府做明股實債的建設。同時要求不斷的給民營企業配資,而不去給央企、國企、地方企業進行配資,這勢必會給民營企業帶來保障,是很大的利好。
民營企業在和央企、國企去競爭項目的時候,最怕的是央企國企對收益進行擔保,即明股實債,一旦國企央企進行擔保,民營企業就沒有了資金的能力和實力去競爭,23號文件從金融機構的視角,給了民營企業更大的發展空間。
總而言之,PPP清庫對各方來說都是好事。環保正遭逢前所未有的大好時機,當下的形勢有多好,可以這么回答:不做環保都對不起這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