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工業的飛速發展以及城市人口的不斷增加,使得城市污水的排放量空前增加,在這樣的背景下污水處理廠的發展正方興未艾。目前,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數量已經突破2000座,年污水處理量比十五期間增加了一倍以上。在污水處理工藝運行過程中,工藝產生的污泥一部分回流作為生物反應的反應物,而剩余的污泥要排出到系統之外。這些剩余污泥的量是驚人的,其含水率較高、體積龐大、易腐爛、氣味惡臭且含有大量的重金屬、病菌等有毒有害物質。
因此如果不經過科學的處理處置就直接排放到外界環境中就會對地面水體、土壤、地下水和空氣造成極大的污染,對人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因此必須要對污泥進行無害化、減量化、穩定化的處理,并妥善處置,以免給環境造成二次污染。
為了應對污泥所造成的的負面影響,國家不斷出臺相關政策以帶動污泥處理處置市場的發展,也取得了較大的成就。截止到2017年底我國污泥處理處置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525億元左右,市場運行良好。
污泥產生量的不斷累積給我國污泥處理處置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基礎。從污泥產生上看,一般是在處理污水時產生污泥。而我國污水分為工業和城鎮生活兩部分,中國環境統計年鑒數據顯示,20010-2017年我國工業污水排放量基本維持在200億噸/年左右,城鎮生活污水排放量自354億噸增長至600億噸左右。
一般情況下,污水處理廠處理1萬噸生活污水可產生含水率80%的污泥5-8噸,處理1萬噸工業污水產生10-30噸污泥。分別按照6.5噸和20噸單位產出進行推算,則2010-2017年,我國污泥產生量如下圖所示:2010-2017年,我國污泥產生量從5427萬噸增長至7436萬噸,年化增長率4.6%
圖表1:2010-2017年我國污泥產生量測算(單位:萬噸)
2000-2012年,是我國污泥處理處置行業的起步階段,在此期間污泥處理處置問題引起國家層面重視,有關部門先后出臺多項污泥處理處置技術標準及規范,為行業的發展奠定技術基礎。在政策方面僅提出重視及加強污泥處理處置,實現污泥穩定化、無害化要求,并無具體指標要求。2013年以來,國家不斷出臺政策、規劃以促進我國污泥處理市場的發展,并對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理的技術以及處理率進行了比較明確的規劃。
如2012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十二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首次針對污泥處理處置提出規劃指標即到2015年,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的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達到80%,其他設市城市達到70%,縣城及重點鎮達到30%;2016年《“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將規劃目標進一步提升,提出大力推進污泥穩定化、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理處置,地級及以上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達到90%,京津冀區域達到95%。
總之,在政策的帶動以及污泥處理技術等的帶動下,我國污泥處理市場規模也實現了跨越式增長,從2010年的129.8億元增長至2012年的236.6億元,分別在2014年、2016年和2017年突破300億元、400億元和500億元。行業增速雖呈下降趨勢,但總體增幅依然維持在10%以上的水平。
圖表2:2010-2017年我國污泥處理市場規模變化趨勢圖(單位:億元,%)
目前我國污泥處理方式主要有填埋、堆肥、自然干化、焚燒等方式,這四種處理方法的占比分別為65%、15%、6%、3%。可以看出我國污泥處理方式仍以填埋為主,加之我國城鎮污水處理企業處置能力不足、處置手段落后,大量污泥沒有得到規范化的處理,直接造成了“二次污染”,對生態環境產生嚴重威脅。
圖表3:2016年我國污泥處理技術結構(單位:%)
為加速污泥治理速度, “十三五”期間,中央財政將投入2000億元用于污水廠的污泥處理,在污泥處置技術的不斷突破與政策的推動下,污泥處理處置行業即將迎來藍海市場。隨著政策引導,我國污泥處理產業市場需求得到釋放。據預測,按照污水有效處理率來推算,2023年的污泥處理市場規模將達到867億元左右。
圖表4:2018-2023年中國污泥處理處置市場規模預測(單位: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