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在十一五到十二五期間,建設了大量污水處理廠,根據建設部通報截至2014年年底,全國已經有1402個縣城建有污水廠,縣級污水廠的建設率已經達到了86.9%,處理水量達到了0.28億立方米/日,但由于國內各地經濟技術水平發展不均衡,南北差異等情況,各地污水處理廠也存在著極不平衡的發展狀況,部分污水處理廠還存在著曬太陽的情況。隨著2015年1月我國新環保法的出臺,對環保企業的進一步加強監管,各地污水處理廠也將進入到一個新的運營階段。
隨著水環境的進一步惡化,大城市的污水處理廠已經不能完全滿足對環境水體的保護,全國大范圍的縣城一級小型污水處理廠,承擔起更多的水體保護責任。縣級污水處理廠的日處理規模一般在1萬立方米/日上下,在運營管理上,可以部分借鑒已經相對成熟的大型污水處理廠的運行經驗,但是也要明確小型污水處理廠的自身特點,進行區別管理。本文從小型污水處理廠的運營周期和成本運營管理兩方面來分析了小型污水處理廠的運行特點。
此外,3月29日,“第十三屆水處理行業熱點技術論壇”將于北京召開(相關鏈接:與城鎮污水國家級重點實驗室聯合主辦,第13屆水處理熱點技術論壇即將打響!),本次論壇匯集行業專家及領軍企業代表對污水處理廠提質增效等內容進行報告與探討,希望給您帶來思考與幫助。
1.運營初期
小型污水處理廠在建設完畢的初期,往往缺水甚至無水運行,同時雨污合流嚴重的小型污水處理廠,還存在著進水濃度遠低于設計標準的情況,這些情況都容易造成污水處理廠的大馬拉小車,污水在廠內的停留時間遠大于設計停留時間,此時的處理難度相對簡單,較長的停留時間和過量的曝氣等因素,可以大幅消減污水中的污染物,達到較好的處理效果。同時由于設施設備都投用不久,故障率較低,廠內的工作人員巡視和檢修維護量較少。
此時污水處理廠的管理人員往往會形成污水處理管理相對容易、沒有特別的技術含量等想法。因而在日常管理中,疏忽掉日常管理的積累和經驗的總結,同時運營成本較低,利潤較大,初期污水廠的運營情況都較好,運營方獲得較大的收益。
2.運營中期
在污水處理廠的運營中期,由于外管網的建設進一步完善,城鎮居民人口的自然增加,收集水量逐步接近或達到設計能力,污水處理廠達到了滿負荷或者超負荷的運行。此時設施設備經過多年的運行,由于受到污水廠內設備與污水直接接觸的特殊工作環境下,國產設備在5年-6年、進口設備在8年-10年后基本就處于一個需要維護重置的階段。這兩個因素對小型污水處理廠的運營管理造成壓力。特別是在運營初期缺乏相應的技術儲備,缺少實際的技術人員培養,到了運營中期,造成了污水處理廠內不具備相關技術力量來應對滿負荷甚至超負荷運轉的情況,而原有設備的老化損毀,也不斷加劇廠內維護費用的支出,運營成本上升,廠內工作人員的工作量也急劇增加,運營管理的難度大幅度增加,運營利潤開始下降。
3.運營后期
到了污水處理廠運營后期,污水廠往往根據新的環境標準進行提標改造,或者對原有的設計缺陷進行彌補性改造,開始進入污水處理廠的更新改造階段。大修及改造項目實施后,在廠內施工與原有的污水處理相互重疊的現象較多,污水處理廠的運營管理難度也大大增加,同時由于檢修等原因,進水量降低,運營計費減少,運營企業的廠內資金開始緊張,使后期的更新改造費用投入不足,造成后期的改造工程虎頭蛇尾,導致改造效果不盡理想,從而形成新一輪的小型水廠的運行周期循環。
從小型污水處理廠的運行情況可以看到,縣級的小型污水處理廠的運行周期循環大約在10年的時間,在10年內出現初期良好運行,中期壓力運行,后期改造運行的幾個階段。在實際調查的縣一級的運行水廠中都不同程度存在著這樣的情況。
污水處理廠的成本可劃分為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兩部分,直接成本主要來源于污水廠的電耗、藥耗、設備維護等可見性的必須支出費用;間接成本主要來源于污水處理廠的運營管理所產生的不可見性費用。直接成本作為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轉的需要保障,是污水處理廠的重要支出性成本,如何有效地降低這部分成本,是在間接成本中得到的體現。污水處理廠通過有效管理,在技術層面能夠挖掘到污水廠內的技術潛力,在人員方面能夠激發出廠內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支出,簡化管理手段,降低管理費用。
縣級的小型污水處理廠的設計和運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著脫節,設計采信的數據在實際運行當中往往出現偏差,原有的設計計算和設計理念在實際運行中不能達到實際的處理效果。而污水處理廠的運營人員在實際運行中無法理解設計初衷,不能完全體現設計意圖和思路,對設計的一些設施設備沒有發揮出實際的功效,造成資金的浪費,而且達不到處理的效果。
針對現階段縣級污水處理廠在固有的運行周期中存在的階段性問題,要清楚得形成認識,并針對各階段形成有效管控,最終實現縣級污水處理廠的良好運行。
小型污水處理廠運營穩定以后,污水處理技術核心變化不大,區域性的共性問題居多,為了減少污水處理廠技術人員的疊加成本,也同時保證技術人員的滿負荷工作,在有條件的縣市可以成立區域性質的污水處理廠的技術服務中心,為一個區域內的污水廠提供技術支持。這樣的技術人員脫離了廠內的管理,能夠更加客觀的判斷技術問題,提供更有效地技術支持,而廠內的管理者也能夠通過較低的人員成本得到專業的技術服務,同時技術人員也可以提高工資待遇,對企業的忠誠度也有所提高,從而達到多贏的局面。
縣級污水處理廠在設計、施工、安裝等各個環節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著不能達到標準的問題,而這些失誤不斷地累積,最終在運營管理環節釋放出來。有些嚴重的情況甚至導致無法正常出水。因此在實際運營中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應當把技術改造貫穿在整個運營周期內,合理利用不同的運營期間的利潤額度,從小的技術修改到大的技術改造,要進行通盤的技術考慮,通過財務計算,核定各種技改費用與預期性收益的平衡,在保障有效利潤的前提下,進行技術的升級改造與設備設施的深度維護。
對污水處理廠的運營利潤進行合理分配,通過運營先例建立多年財務模型,判斷利潤高峰低谷點,合理支配利潤,平衡水廠生命期的運行收支平衡,對大修改造項目要進行預先判斷,并作出合理規劃,做好中長期的運營管理計劃,保證污水處理廠的長期穩定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