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日前公布的全國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庫第8期季報顯示,截至今年9月末,全國入庫項目14220個,累計投資額為17.8萬億元,覆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19個行業領域。其中,6778個項目處于準備、采購、執行和移交階段,均已完成物有所值評價和財政承受能力論證的審核,納入管理庫,投資額10.1萬億元。國家示范項目共三批合計697個,總投資1.8萬億元,落地率82.1%,比2016年落地率提高32.3個百分點。
從PPP市場結構看,民企參與行業數比去年增多。民營、含民營及外資的聯合體兩類項目數合計270個,占落地項目數的47.2%。民營企業參與的行業領域達17個,其中,市政工程108個,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30個,養老20個。去年位居前列的則是市政工程、交通運輸和水利建設。此外,相比去年,民企參與的行業新增了農業、林業、體育等。
民企加速挺進環保、養老和農業領域PPP與政策驅動密不可分。今年以來,相關政策密集出臺。5月份,財政部、農業部出臺《關于深入推進農業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實施意見》;7月份,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農業部、環境保護部印發《關于政府參與的污水、垃圾處理項目全面實施PPP模式的通知》;8月份,財政部、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出臺《關于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支持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系列政策為充分吸引社會資本參與相關領域建設發展營造了良好環境。
今年以來,全國PPP項目“綠意”漸濃。“公共交通、供排水、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水利建設、可再生能源、教育、科技、文化、養老、醫療、林業、旅游等多個領域PPP項目都具有推動經濟結構綠色低碳化的作用。”財政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9月末,已落地綠色低碳項目1373個、投資額15889億元,落地率達35.9%。綠色低碳項目個數和投資額分別占全國落地項目的57.5%、38.8%。
當前,西部地區PPP模式需求較大,無論項目數還是投資額均領先于東部、中部和東北。管理庫中西部項目數為2687個,占同口徑全國總數的39.7%;投資額為4.2萬億元,占同口徑全國總額的41.4%。與上季度末同口徑數據相比,西部項目數凈增297個,投資額凈增4909億元;與去年末同口徑數據相比,項目數凈增1038個,投資額凈增15134億元。
截至9月末,基本公共服務領域PPP項目落地投資額占比超10%。基本公共服務領域項目數排名前三的分別是教育、旅游和醫療,投資額排名前三的分別是旅游、醫療和教育。與上季度末同口徑數據相比,基本公共服務領域凈增項目數172個,凈增投資額1648億元;與去年末同口徑數據相比,凈增項目數494個,凈增投資額4282億元。
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此前表示,推廣PPP模式的初心,是要推動公共服務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入市場的機制和資源,提升管理能力,促進公共服務提質增效,而不是單純地解決融資問題。規范發展是推進PPP事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只有做真正的、規范的PPP,才能為PPP發展注入持久的動力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