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下午,全國人大常委會分組審議水污染防治法修正案草案二審稿。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沈躍躍表示,二審稿增加了關于實行河長制的規定,進一步完善水環境監測制度,加大農業面源污染防治,以及加大違法行為的懲治力度等等,符合當前加強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實際,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記者在審議現場了解到,此次草案中新加入的河長制引發了常委會委員們的熱議。部分委員認為,將河長制上升為法律后,應增加法律責任的追究條款。
二審稿有望獲通過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決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做出修改,修改內容達到53條之多。
沈躍躍表示,修改的水污染防治法的決定草案,針對目前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從強化地方政府責任,加強流域水污染聯合防治,完善水污染防治監督管理制度,加大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等方面進行了修改完善。
“二審稿增加了關于實行河長制的規定,進一步完善水環境監測制度,加大農業面源污染防治,以及加大違法行為的懲治力度等,符合當前加強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實際,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鄙蜍S躍表示,草案已經比較成熟,贊成本次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
陳秀榕委員表示,關于水污染防治法修正案草案,全國人大法律委和全國人大法工委在對水污染防治法修正案草案進行初次審議后,又做了大量的工作,對修正案草案做了完善,有的條款作了硬性規定,有的條款增加了可行性要求和新的內容,比如每年報告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的情況,國家對水污染物的排放實施總量控制、開展水質監測,防治要求延伸到化肥農藥質量標準和使用標準的制定環節,進一步加大對水環境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等等。
同時,羅清泉委員、馬志武委員、謝小軍委員等均認為,草案已比較成熟,贊成經本次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
擬新增河長制條款
新增河長制的條款,成為草案最大的亮點之一。
草案增加第五條:省、市、縣、鄉建立河長制,分級分段組織領導本行政區域內江河、湖泊的水資源保護、水域岸線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等工作。
全國人大代表康永恒建議,草案第5條“……,分級分段組織領導……等工作。”修改為“……,分級分段承擔組織領導……等工作責任”。將屬于行政手段的河長制上升為法律規定,實現了地方政府依法行使區轄管理權之下的行政首長負責制。所以,不能僅是“組織領導”“工作”,而要擔負相關責任。同時建議在相關章節還要增加法律責任的追究條款。
黃獻中委員認為,增加關于河長制的規定,不僅說水污染了要治理,也應該把水源的保護等內容納入到河長制的職責范圍里面去。整體上綜合治理,才能徹底地解決問題。
“把河長制寫進法律,說明這件事很重要,而且特別重視這件事。但河長怎么產生,是不是應該有一個規定?”衛留成委員說, 設立河長制,應該對河長的產生、任命有個規定,或者說由同級人民政府任命或者由同級人民政府主要領導兼任。
對此,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竺建議,河長制現在看來是一個卓有成效的制度,但是對于河長的產生,最好有一句話能夠明確。第5條“省、市、縣、鄉建立河長制”,后面可加一句“由各級人民政府主要領導人擔任河長”。
雖然委員、代表們普遍對河長制寫入法律表示贊同,但對于河長制如何解決跨省的流域問題也提出了各自的建議。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嚴雋琪認為,增加河長制的條文,對省級及省級以下行政區域內的江河湖泊的水污染防治落實了責任,但對于跨省的江河湖泊,可以考慮加上要求國務院應該履行建立起跨省協調的機制。
方新委員稱,江河水污染治理還要講流域的治理,現在賦予江河水的功能太多,包括生產用水、生活用水、生態用水,同時又有各個省市縣轄區的切塊,把一條流域條塊切割了。河長制只能在管轄地段防治水污染,但是對全流域管不了。如果完全是河長制,達不到治理目的效果,需要全流域調水,統一治理。建議在這一條前面加上一款,堅持流域治理,然后才是河長制。從流域治理的總目標,分解各級各段河長的責任,并加強全流域治理的協調。